查看原文
其他

爆雷房企扭亏为盈的三个猜想

局姐团队 地产知识橘 2023-04-07


房企自救系列的第一篇,留给“初代爆雷房企”泰禾。

正式违约一年多以后,泰禾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,公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。

出乎意料的是,公告上演了神奇一幕——

三季度账面上还有7个多亿的亏损,但四季度力挽狂澜,最后全年净赚了1亿多元!
 


要知道,去年同期泰禾还巨亏了近50个小目标呢!

资本市场喜大普奔。开年之后,泰禾的股价从谷底反弹,一个星期内迎来了四个涨停板,接近一年来的高点——
 


和泰禾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同期爆雷的房企——华夏幸福和蓝光。

我们发现,这两家非但业绩跌得不忍直视,连股价都一片愁云惨雾。
 


那么,泰禾到底是怎么做到扭亏为盈的?这背后,又隐藏了什么秘密呢?

 
面对投资者汹涌的疑问,泰禾官方给出的回复是这个样子的——


嗯……看上去影响因素还蛮多样的,那么,究竟哪些方面对泰禾的业绩的实质性改善影响最大呢?

因为年报数据还没有出来,我们只能尝试拆解一下。

首先,泰禾列出的第一条原因,是“自身公司的可确认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加”。

在这里我们要科普一下,一般来说,房地产公司是以商品房交付为时间点来确认销售收入的,由此可以推出两个结论:

泰禾2018-2019年的销售情况不错,以及,去年泰禾在复工复产、保交付方面下了不少功夫。

官方的口径也是如此。

自2020年底以来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近20个泰禾项目相继交付,官方公众号的宣传中,满是祥和喜悦的气氛——


能在开发商爆雷之后顺利拿到房子,当然是好事,然鹅,这种“交付”和业主想象中的“交付”,差距还是蛮大的。

我们在各种公开渠道看到,卖房时溢价8000多元/平、号称精装的苏州豪宅,在延迟两年后终于交付时,内部装修竟然是这个样子的——
 


甚至,车库还是一片水泥地坪,别说地面的铺设了,连车位线都没有画好。


不但豪宅变刚需,还没法办产权证,着实令人难以接受。

而更多的泰禾项目还在等待中。

据一位太原泰禾金尊府业主爆料,泰禾的复工规模有限,大部分项目还处在无人问津、杂草丛生的停摆阶段——

据他介绍,泰禾北京院子二期、北京院子二期、上海崇明大城小院、泰禾杭州院子等,距离依然动工遥遥无期。

而这些,都是早在2020年5月,我们在《千万不要买泰禾院子啊》里面点出来的已停工项目。

这一转眼,也快两年过去了。
 

 
讲真,说到复工复产,泰禾还是有一点小私心。

除了能稳定购房者和政府信心、实现尾盘去化以外,复工复产能够实现的更大贡献,莫过于可以合理进行“利息资本化”这类美化财报的操作了。

我们此前在《那些踩了红线的房企,到底是怎么“降档”的?》里面曾经分析过,简单而言,利息资本化是将借款利息的支出确认为一项资产,不计入财务费用。

这么一来,就可以隐藏巨大的支出。

而利润本来就是收入减去支出,支出减少,利润就可以被做高。

这一招,是泰禾的惯用手段。

就拿2020年泰禾的年度报告举个栗子吧。

当年,泰禾的利息资本化费用是83亿元,如果全部费用化,那么泰禾的亏损就不是表面的49.99亿元,而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——49.99+83=132.99亿元了!
 


当时,泰禾的股票市值不到百亿,如果出现这么大幅度的亏损,那绝对在A股市场上“凤毛麟角”,坐等退市了。

还好可以利息资本化。

但这操作有个Bug——

企业会计准则有明确规定,如果在建项目发生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,期间产生的借款利息就只能记作费用,不能资本化处理。

所以,为了利润的数据好看,一定要让项目时不时“复个工”,绝不能停摆太久。
 

 
我们再来看一下官方回复的第三和第四条原因。
 
与世茂合作的联营项目结算盈利,或许是泰禾业绩大幅拉升的另一重要推力。

要知道,广州、佛山、南昌和福建等地的几个院子,利润率都是蛮不错的。

而第四点很关键,涉及存货跌价损失减少的问题。

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,存货主要分为土地(拟开发产品)、在建项目和已完工项目。对这部分的价值估算,泰禾自己曾经在公告里这样说——


简单点说,房价涨了,存货的价值就高。

2020年年报时,泰禾大幅计提存货减值准备。

其中光北京金府大院、福州金府大院、上海大城小院三大“粮仓”,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总额就达到了20.2亿至27.3亿元,较2019年增加205%至312%。

但是,随着2021年汹涌的楼市行情,就算是表现较为平淡的京津冀地区,房价也出现了一定的抬升。

随着销售价格的上涨,存货估值也会上扬,在符合审计的前提下,去年这部分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转回不少的减值成本了。

嗯……总之经过一番美化,报表转正也就不出为奇了。

毕竟,泰禾善于玩财技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

早在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,泰禾与旗下第一大项目总包公司中城建设、合伙企业嘉兴焜昱的纠葛就曾经令人大跌眼镜。

2020年最后一天,三方签署协议,将泰禾集团应收中城建设的63.8亿元,与应付嘉兴焜昱的69亿元进行冲抵。

这笔交易的额度有多大呢?大概相当于泰禾2019年净资产的接近一半吧。

随后,不少媒体爆出中城建设其实是泰禾集团实控人的马甲公司,这样的操作就是“左手转右手”,通过工程款的方式,替泰禾集团的实控人从奄奄一息的公司套取资金。

但无论别人怎么说,通过这次冲抵,泰禾在爆雷前夕匆忙预付给第一大供应商中城建设的钱,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名目,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抹平了。

真·调表大师啊!
 


平心而论,自从2020年7月公募债券违约后,泰禾还是做了不少努力的。

当时,行业还没有到大规模爆雷的境地,泰禾一度想把自己整体卖掉、引入万科这位“白衣骑士”……

但拖拖拉拉地浏览了一圈泰禾的货架后,郁亮还是悠悠抛下一句“目前距离万科入股还有相当的距离”

在债务重组方面,目前泰禾仅有的成功案例,只是与长城资产关于珠海、深圳项目的债务展期。

这还是只是“万里长征第一步”,更别说后续的项目复建、入市销售回笼资金了。

销售端同样不尽如人意,爆雷之后购房者信心丧失,就算泰禾极力复工复产、想去化产品,但销售金额还是断崖式下跌——

2019年,泰禾的销售业绩还有接近千亿,全国排名前30以内,2020年降到了不到300个亿,勉强挤进强,但去年,泰禾已经从榜单上消失了。


这也说明,去年泰禾的销售业绩,已经降到了不到180个亿。

更糟糕的是新增贷款方面,无论融资端如何频频吹暖风,泰禾作为爆雷房企,再也不会接到货币大水了。

截至2021年11月末,泰禾背负的庞大逾期债务,已经达到接近500个亿了——
 


从这些数据上来看,目前真看不到泰禾的债务危机救赎有任何实质性进展,似乎只是通过一系列的报表调整,做到了业绩上的扭亏为盈,在短时间内斩获了相当的涨幅。

或许,只是刚好蹭到了这一波重组概念股的风口?

展望未来,泰禾一直喊着要进行小而美、小而精的战略转型,放弃追求规模化。

但房企自救的关键,还是在于盘活家底,实现自身造血。

据雪球网友透露,虽然泰禾多次声称有大量的优质土储,但如果按照泰禾拿地天花板的2017年土储数据来看——
 


泰禾众多一二线城市的土地,早已不能被当做土储,而是官司缠身的烂尾楼!

剩下的,大多都是位于三四线城市未开发的土地,总均价大概1万/平米左右,甚至更低。

这样的家底,在愈演愈烈的房企收并购浪潮下,会有白衣骑士愿意接手项目吗?

如果一直没有资金注入,以高品质住宅著称的泰禾,何时才能真正逆风翻盘呢?

以上为正文,来自熊先生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